教育路上追梦人——九江湖口县第一小学校长黄晓萍

来源: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 编辑:周学军 发布: 2021-11-15 17:31

2017年,黄晓萍来到九江湖口县担任第一小学校长。通过改善校舍,提升教师队伍素质,优化教学方式等,让这所百年老校园焕发出更加强大的生命力,为湖口县的教育事业发展增添了一份力量。她也因此获得了全国“优秀电影课实验教师”、江西省首届小语“学科带头人”、江西省“骨干教师”、九江市“教学明星”等荣誉称号,为自己的教育梦想交出了一份成绩优异的答卷。

刚到湖口县第一小学时,黄晓萍看到的是破旧的教学楼,艰难的办学条件。她没有退缩,而是决心带领学校教职工一起开创一番新的事业。“让每个生命获得理想发展。”秉持这一办学理念,黄晓萍大胆进行课程体系的创新,与教师们共同尝试“语文主题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教学模式,并以身示范,带头研学、教学,参与编写的《生命教育成长必修课》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出版,录制的赣教云“线上课堂”在江西、湖北两省播出,执教的《雏凤凌空》等多个课例获得中央教科所竞赛一、二等奖,30余篇论文在省市县获奖。同时,黄晓萍还连续多年向上级部门报告、申请,搬迁新校区。2021年1月,学校喜迁新址。全体师生看着崭新的校园,无不流露出欢欣的笑颜。

一所好学校,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有力的支撑。黄晓萍说;“第一小学对教师队伍建设有着一套具体措施和方法去进一步提升基层教师教学水平和道德素养。”为此,她结合学校实际,成立一个中心,达成两个认同,打通三个途径,搭建四个平台,有效促进了教师的全面发展。建立教师发展中心,以“建成教师成长之家,促进教学提升发展,建设学校品牌”为目标,开展教师个人成长规划、基本技能培训、教学教研改革、教学质量评估、课堂教学指导、辐射区域教学发展等工作,建立有利于教师成长发展的激励制度,为教师成长助力。提升教师两个认同,即增强教师的职业责任认同和提升教师专业身份认同,让教师队伍的成长水到渠成。建立阅读成为习惯、校本教研成为常态和外出学习产生实效三位一体学习模式,打通教师成长途径。学校借县教体局建设“五个校园”活动东风,打造“书香校园”,有针对性地向教师推荐教育名著,让阅读成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方式;建立“校长——教务处(教师发展中心)——教研组——备课组”为框架的校本教研管理机构,研究解决教育教学中的重大问题和教学中的共性问题。搭建青年教师讲台、擂台、骨干教师优质课展示、教师基本功竞赛和名师工作室引领等四个平台,让教师尽显才华。这些让教师们在实现自我价值,享受职业尊严的同时,促进了学生以及学校的有效发展。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和国家“双减”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政策的贯彻落实,黄晓萍认真思考,如何做到教学减量不减质。她与学校领导、骨干教师调研、讨论后提出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加强教学研究、提高师德修养、保障学生睡眠时间。做到开齐开足课程;围绕教学重难点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各学科以“向课堂教学要质量”为主题,组织教师上公开课、空对空等教学活动,促进教师专业和业务水平的提高;优选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优化学习方式,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落实导优辅差工作,促使学生全面发展;加强特色课精心备课;精心设计练习,减轻重复性作业,避免机械作业等,达到教学相长,质量有效的目标。

黄晓萍是家中的独女,常年无法在年迈的母亲陪伴。今年8月,母亲突发重病,心里想念着她能陪护左右,但作为学校的管理者,她又不得不履行自己的职责。在母亲动手术的那几天,同事们都劝她请几天假去照顾母亲。她说:“我走了,学校一大堆事情谁来做?”忠孝难两全,黄晓萍把对母亲的小爱化作做教育事业的大爱,在教育的道路上不断追寻培养祖国花朵的梦想。(李双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