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热线:0792-8102018、13870268411 爆料邮箱:1813132791@qq.com
今视频(江西网络广播电视台)讯 长江南畔、鄱湖西郊、庐山之麓的江西柴桑区风景如画、人文丰沛,岳母刺字、陶母截发、孟母三迁,浩瀚博大的“贤母文化”于这片赣北眉目之地传唱千古。根植于“贤母文化”而自衍特色的“柴桑检察文化”,更是在守护安宁盛世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奋进征程中彰显担当、大放异彩。
柴桑区委书记调研检察工作(柴桑检察院供图)
奉公:重生态保护、守一土青山秀水
“贤母文化”精髓贵在诫子尽忠、奉公。新形势下,九江市柴桑区人民检察院面对新任务新挑战,更加注重法治思维、强基导向,积极履行新时代检察职能,不断提升检察业务本领,深入推进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忠诚履职、担当作为中缔就别具一格的特色“柴桑检察文化”。
深入湖区宣传候鸟保护(柴桑检察院供图)
“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应得到有效保障。”近年来,该院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把“加强线索摸排,突出生态保护,注重监督实效”纳入“检察文化”工作范畴,双拳打开行政公益诉讼和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工作新局面。
自古柴桑多山水,风华盛茂正当时。针对生态环境领域侵害国家利益及社会公共利益的突出问题,柴桑区人民检察院加大对破坏环境资源等犯罪的打击力度。办理环境污染、非法采矿、非法捕捞、滥伐林木等刑事案件中,该院刑检部门认真审查的同时,兼顾民事公益诉讼的需求,让侵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违法行为得到应有惩戒。
值得一提的“柴桑检察文化”特点之一是,该院推行重点打击、修复补偿、综合整治“三位一体”办案模式,建章立制着力解决公益诉讼综合治理问题。
建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周学军摄)
与行政执法单位建立生态环保联席制度,在环保部门骋请专业人才为检察官助理;联合多部门签订《环境公益诉讼赔偿款的管理和使用机制》,在岷山林场建设510亩公益诉讼生态修复基地,用于违法行为人在“不能修复、不易修复”被损生态环境情况下,进行异地替代性环境修复。100余万元的环境公益诉讼获得赔偿款,全部用于生态修复。
2018年至今,全院共办理行政公益诉讼案105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18件。2021年集中办理一批因非法采矿破坏生态环境及矿产资源的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加强力度办理了九江市首例污染环境类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案,以及全市首例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抗诉及上诉案,社会反响强烈。
依托“贤母文化”厚培“检察文化”,创新工作机制,实现行政公益诉讼办理案件法定领域全覆盖,柴桑区人民检察院尽职、尽责呵护柴桑大地每一处灵秀山水。
恤民:强建议职能、解民生急难愁盼
“本院在履职中发现,你单位在履行监管职责过程中存在不到位的情况,依法进行了调查后,现向你单位发出以下检察建议!”2021年6月23日,柴桑区人民检察院召集14家单位相关负责人举行公益诉讼工作座谈会,并向14家单位集中公开送达《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诉前检察建议书》。
集中送达检察建议为民解忧(周学军摄)
“贤母文化”潆播着泱泱大爱,“柴桑检察文化”传承“贤母文化”之脉,把“民生”装在心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着力解决检察建议的治理效能问题。
2018年以来,九江市柴桑区财政局、柴桑区新农村建设办公室联合发文公示,向全区发放乡村振兴生态宜居建设补助资金,其中部分资金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补助及污水处理设备运行维护。这是件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
然而,柴桑区人民检察院在全区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试点村庄中随机抽取23个进行调查,发现部分试点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中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未配备管理维护人员、未按要求建设完工、未常态化通电自动运转、日常维护保养不规范和设施周边环境卫生情况差等问题。
柴桑区人民检察院认为,包括九江市柴桑生态环境局、农业农村局及12个乡(镇、场、区、街道)政府履行监管职责不到位,导致未经处理的农村生活污水直接排放,对其他水体、土壤和农产品造成了污染,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为确保民生资金有效利用、惠民政策落到实处,柴桑区检察院向14家行政单位发出《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诉前检察建议书》。督促14家单位认真履职,分别对辖区内试点村庄生活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维护中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措施,限期办理,不能让社会公共利益继续遭受侵害。
排查安全隐患改善人居环境(柴桑检察院供图)
“开展液化气、窨井盖、垃圾分类专项磋商会,成功办理15起行政公益磋商案件。”2021年10月,柴桑区人民检察院主动履职,围绕“急难愁盼”民生问题,积极消除安全隐患,努力改善人居环境,呵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检察为民”的仁贤情怀让“柴桑检察文化”血肉丰满。
力挺农民工起诉维权(周学军摄)
以生态环境和资源保护、食品药品安全、国有资产保护、国有土地使用权转让为重点,柴桑检察官深入乡村、企业、厂矿等地进行走访宣传,并广泛开展公益诉讼线索摸排,对发现的线索及时进行调查取证。仅2021年,该院共摸排收集线索40件,立案并发出检察建议32件,有效解决了民生领域众多“急难愁盼”问题,坊间叫好一片。
隆仁:崇尚英雄先烈、护未成年人成长
“贤母文化”阐述了慈母教子的贤德故事,推崇人间敬长亲幼的至高伦理,长育幼、幼敬长的仁孝文化是“贤母文化”的深度内涵,而维护英烈尊严、未成年人保护的检察工作更是“柴桑检察文化”体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
摸排烈士纪念设施(柴桑检察院供图)
2021年,柴桑区人民检察院聚焦英雄烈士保护工作,对实地走访并发现问题的9个乡镇(街道)的20余处烈士纪念设施整改情况开展“回头看”专项监督活动,发出检察建议11份,有效维护了英雄烈士的尊严,保障了人民群众悼念和缅怀英雄烈士的庄重性和严肃性。
建立长效机制,划定明确的监管职责并对监管情况进行常态化督导。柴桑检察对无专人管理维护、碑体严重风化、红星漆脱落、通往墓碑道路无或不通畅、墓碑道路两旁树木倾倒杂草丛生、墓碑前祭祀灰尘成堆、墓体青苔较多、陵墓周边枯枝落叶满地、腐烂的祭祀花圈散落等问题,引导相关部门排查和整改,716座英烈纪念设施得到保护。
不仅如此,该院还在办案过程中强化释法说理,引导乡镇机关以整改英烈设施为契机,在辖区内开展多项爱国主义宣传活动,传承了红色基因,培育和践行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厚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的强大精神力量。
关爱未成年人呵护健康成长(柴桑检察院供图)
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共同承担起未保重任。未成年人检察工作是检察机关一项独立的业务,法律援助、合适成年人到场、心理测评与疏导、附条件不起诉、犯罪记录封存等系列工作决定了这项检察业务的特殊性。
对未成年人违法犯罪事实认真核实,保障法律的严谨性,既要用法律的武器惩恶扬善,也要掌握分寸,量刑适度。同时贯彻“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对罪错未成年人开展社会调查、帮扶帮教、亲职教育、心理疏导等教育、挽救工作及关爱服务。
法治宣传进校园(柴桑检察院供图)
2019年10月中下旬,柴桑区人民检察院法治副校长们走进全区中小学,集中开展校园普法宣传及“护苗·绿书签”活动。法治副校长们用形象生动的语言、图文并茂的形式为中小学生送去一场场普法盛宴,从加强交通安全意识、防范校园霸凌等方面,为未成年人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借助社会力量参与未成年保护(柴桑检察院供图)
2021年4月9日,该院与柴桑区尚德社会工作服务与发展中心正式签约未成年人检察工作购买服务协议,率先成为九江全市首家委托专业社会机构对涉案未成年人及未成年被害人提供专业教育指导服务的检察机关。(周学军)